張家港口岸架起關企溝通“連心橋”
2013-09-04 16:14:40
Landbridge平臺
■余繼峰 宋秋明 施向軍
日前,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對運行管理方面表現突出的61個航空、水運、陸路口岸進行通報表揚,張家港口岸位列其中,被評為“全國運行管理先進口岸”。這是張家港口岸自1993年獲得“全國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口岸”之后,再次以江蘇各口岸之首獲評全國先進口岸。
張家港口岸各單位圍繞自身職責,規范管理,聯動合作,共同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港口興,則港城興。近年來,張家港市不斷深化“以港興市”戰略,強化區港聯動,加快釋放區域內保稅港區的政策優勢,充分發揮港口先發優勢,推動區港聯動、港產聯動。
今年1至7月,張家港口岸完成貨物吞吐量1.2億噸、外貿進出口運量2400萬噸、集裝箱運量80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14.3%、2.6%、34.7%,港口主要業務指標保持增長態勢,貨物吞吐量在全省各港口繼續保持領先。“今年,張家港口岸將完成貨物吞吐量2.6億噸、集裝箱運量170萬標箱的運輸生產目標,全力打造億噸強港。”張家港市口岸辦常務副主任、港口管理局局長陸惠忠表示。
江蘇張家港檢驗檢疫局大力開展口岸檢驗檢疫核心能力建設,加強和海關、海事、邊檢等涉外單位的協作,全力助推口岸發展。先后創成江蘇唯一的進境肉類檢驗檢疫監管、江蘇首個進境糧食示范口岸等6個樣板,張家港口岸進口肉類、進口木材、進口糧谷等還成為國家質檢總局指定口岸。今年,該局計劃再創建進境羊毛、進境礦產品、進境棉花和進境葡萄酒等4個全省樣板,提升口岸綜合能力,使張家港口岸特色大宗資源性產品進口量在全省乃至全國保持前列,鞏固張家港作為長江流域最大的國際貿易商港地位。
圍繞打造江蘇進口商品集采分銷中心,張家港檢驗檢疫局借助江蘇首個葡萄酒檢測中心這個平臺,一方面對進口紅酒實施“集中查驗、集中倉儲、集中監管”的檢驗業務模式,實現“流程再造”。開發使用集視頻監控、入境查詢、風險和誠信管理、分批核銷管理、溯源管理等為一體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對進口葡萄酒從進口、倉儲、運輸、批發到銷售終端實施全程有效監管。建立進口葡萄酒市場誠信體系,提升張家港口岸誠信度和美譽度,逐步把江蘇葡萄酒進口業務吸引到張家港口岸,把張家港市進口葡萄酒市場打造成全省進口葡萄酒集散地。2013年,張家港葡萄酒進口量預計可達300萬升。
“檢驗檢疫部門為我們量身定做服務舉措,將檢驗流程壓縮為15天,還為我們減免標簽審核費60多萬元,有力提振了我們做好進口葡萄酒貿易的信心。”張家港優傳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海龍高興地說,“去年我們進口葡萄酒33萬升,今年我們準備進口100萬升。”
與此同時,張家港市口岸辦充分發揮協調職能,多次牽頭口岸各查驗單位深入碼頭一線現場辦公,幫助新建碼頭盡快對外開放使用,先后完成蘇潤集裝箱、孚寶倉儲等32個泊位的對外開放工作。截至目前,張家港口岸共建有泊位122個,其中對外開放泊位73個。今年,計劃完成投資15億元,開工新建4個泊位,新增10個泊位,新增港口吞吐能力500萬噸。同時,全力做好碼頭結構加固改造工作,實現在不增加岸線的基礎上提升靠泊能力3000萬噸以上。
作為全國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口岸,張家港市口岸辦始終把深化共建機制、豐富文明共建內涵作為日常工作的重點工程來抓。
張家港市口岸辦建立了口岸單位三項例會制度,積極開展結對共建,形成了省、市、口岸系統內部“三級聯創”評選表彰機制,并聘請文明創建專家學者研究制定了《張家港市共建文明口岸測評指標體系》,大力推進口岸人文素質升級工程,不斷深化、鞏固文明口岸創建成果。
深化“文明口岸、服務典范”品牌聯創活動,積極拓展和豐富服務品牌聯創工作內涵,口岸執行力、凝聚力、向心力得到顯著提升。今年6月,張家港口岸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績獲評江蘇省文明口岸,連續六年獲得此項榮譽,張家港海關、檢驗檢疫局、海事局等部門被評為江蘇文明口岸先進單位,口岸文明共建再次實現“滿堂紅”。去年底,在江蘇省口岸辦組織的創建全國先進口岸考核評比工作中,張家港口岸位居全省第一。
深化“平安港口”創建,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專項治理工作,不斷完善安全監管合作機制,建立口岸危險貨物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機制,及時調整全港安全管理領導小組,完成港區?;穬藓椭卮笪kU源交接工作,今年1至7月,共審批危險貨物港口作業申報9900批次,完成危險貨物吞吐量800萬噸。
通關的速度和效率,體現著口岸的核心能力和水平。經過5年的建設,張家港電子口岸實現了報關、報檢、網上申報等“一站式”服務。目前,張家港電子口岸已成為全省首家集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大通關公共信息平臺,張家港電子口岸榮獲“省智慧口岸特色業務”,其建設經驗正在全省總結推廣。同時,口岸各單位深化監管模式改革創新,加強分工協作,著力推進“屬地申報”、“多港分卸”等業務合作,全面融入長三角區域大通關體系建設,高標準構建了“高效、文明、安全、暢通”的口岸發展大環境。
為有效解決因長江航道水淺母船不能進港的矛盾,最大限度地節省企業運輸成本,張家港檢驗檢疫局在國質檢全系統率先推出多港分卸監管模式,即對進口大豆由兩港分別進行水尺計重改在目的港統一作衡器計重,并于2005年與浙江舟山局進行成功試點。目前,該模式已成功拓展到舟山、北侖、日照、連云港等江浙甬近20個港口,從進口大豆推廣到鐵礦砂、菜籽、煤等多個大宗散貨,從中糧集團東海糧油延伸到江海糧油等多個大型企業。國家質檢總局在總結張家港檢驗檢疫局多港分卸模式的基礎上,專門頒布《進口大宗散貨分港卸貨法定鑒定工作管理規定》,要求在全國推廣。2011年底,成功創成江蘇口岸首個多港分卸鑒定監管樣板,其科研項目《多港分卸港口鑒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被江蘇檢驗檢疫局立項,目前已取得一項軟件著作權、兩個專利確認書等階段性成果,提高了監管成效,縮短了工作流程,實現了信息共享,推動多港協作模式向標準化、信息化、移動化方向推進。三年來,通過該模式,共檢出短重貨物4.2萬噸,累計為企業節時增效、對外索賠8000多萬元。
“一線工作法”改進了工作作風,提高了履職能力,提升了服務水平,架起了關企溝通的“連心橋”。
2013年元旦剛過,張家港市口岸辦就邀請市紀委常委陳春明以及口岸系統20多名行風監督員為新一年政風行風工作建言獻策。
“為積極推進懲防體系建設,我們口岸辦通過走進電臺政風行風欄目、聘請政風行風監督員、發放政風行風征求意見函等多種形式的民主評議監督活動,切實提高口岸系統干部職工的廉政意識、效能意識。”陸惠忠介紹說,“同時認真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加強對政府公共資金的監管,以公開、透明、規范的程序實施操作,確保口岸每一項工程都是陽光工程、安全工程、廉潔工程,扎實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港口建設。”
張家港海關以口岸關注、企業關心、事關全局的重點難題作為突破口,推出“一線工作法”,鼓勵、推動關員把架子放下去、把步子邁出去、把身子沉下去,切實做到調查研究在一線、問題解決在一線、工作創新在一線、難點突破在一線。針對道康寧等公司在減免稅設備引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通過提前上門、跟蹤服務,保證了全部設備進口到位和正常運作;針對保稅港區等重點項目建設中遇到的難題,堅持深入一線,想方設法協調解決,促進保稅港區順利封關運作;針對攀華集團因金融危機沖擊而無法出口的3000噸鋼材,上門提供政策服務,幫助其內銷處理,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2010年以來,張家港海關深入全市“八鎮一園”和企業現場辦公近300次,面對面、零距離、快捷化解決了一批企業的現實難題,問題解決率達90%以上。
張家港口岸始終以建設“安全、高效、廉潔、和諧”的口岸為目標,以“優化通關環境、優化口岸服務、優化協作配合、深化廉政共建”為主線,團結協作、主動作為,不斷提高通關效率、優化口岸服務、提升口岸形象,營造了“執法公平公正、管理科學高效、經營健康有序、環境文明良好”的口岸發展氛圍。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