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經濟帶建設需要探出藍色經濟的連云港模式
2014-10-29 17:28:16
Landbridge平臺
“連云港發展海洋經濟關鍵是在高科技方面做文章。這個觀點也得到了汪品先的贊同,他認為連云港可以從自己最擅長的產業開始,研究具有自己特色的海洋經濟版圖。
10月24日訊 “連云港發展海洋經濟關鍵是在高科技方面做文章。”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汪品先在“海洋戰略與藍色經濟”院士報告會上對連云港建言。作為一座海港城市,連云港缺乏具有支撐力的海洋經濟產業。但隨著臨港大工業的快速發展,連云港可以圍繞現代海洋服務業、高科技海洋產業兩大產業優勢,做強海洋經濟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究,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戰略,在江蘇的北邊描繪一道絢爛的“藍色經濟”彩帶。
海洋城市的苦惱
在此次報告會上,汪品先用一組產業目錄介紹了國內外普遍認可的海洋經濟范疇。當前,國際海洋經濟包括以海洋漁業、海洋船舶、海洋油氣、海洋鹽業及鹽化工為主的傳統海洋產業;以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利用為主的新興海洋產業;交通運輸、海洋旅游、海洋文化產業、涉海金融服務業、海洋公共服務業為主的海洋服務業。
對照汪品先院士介紹的海洋產業目錄,目前,連云港擁有的海洋產業主要集中于海洋經濟的傳統產業領域和海洋服務業最基礎的產業類別,缺乏海洋裝備工程、海洋藥物、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新興產業類別。而現有產業選擇讓連云港海洋經濟面臨環境、節能減排等一系列海洋開發的發展壓力。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在改革開放30年的歷程中,連云港工業經濟長期是輕工業唱“主角”。而大部分的現代海洋產業主要集中于重工業領域。先天不足是我市藍色經濟不強的直接原因。2008年,我市通過大力發展臨港產業的方式,帶動了區域經濟從輕工業城市向海洋經濟城市轉型。鑌鑫特鋼、新海石化、興鑫鋼鐵、盛虹化工等臨港產業巨頭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落戶的。隨著連云港推進臨港產業轉型升級,我市急需引入一些中高端的海洋產業。
那么,連云港的海洋產業究竟應該怎么做呢?是走山東的大開大合式的海洋經濟圈模式?還是走浙江精致小巧的海洋經濟發展模式? 汪品先認為,作為海陸絲綢之路的交界點城市,連云港應遵循錯位發展的思路,為區域設計海洋產業發展戰略。圍繞現代海洋服務業、高科技海洋產業兩大產業優勢,做強海洋經濟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究,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海洋戰略,在江蘇的北邊描繪一道絢爛的“藍色經濟”彩帶。
海洋產業需要定制“連云港模式”
汪品先介紹說,現代海洋經濟主要趨勢有兩個:即傳統海洋產業在高科技武裝下改朝換代;以海底油氣為先鋒,開拓深海的新型海洋經濟。
“我們也想招高端海洋產業項目,然而這些項目都是當地的‘寶貝疙瘩’,輕易不會離開當地。”贛榆柘汪臨港產業區一直希望在海洋裝備制造領域有所突破,卻一直沒有太大突破,該園區招商部門相關負責人抱怨說。
隨著中國從大陸時代走向海洋時代,海洋經濟被越來越多的城市關注。“藍色經濟”成為整個東部沿海城市各級領導口中的熱詞。然而正如江蘇經濟學家田伯平所說,在江蘇城市拼搶沿海戰略機遇時,連云港要想脫穎而出關鍵是打造獨屬于自己的競爭力。
這個觀點也得到了汪品先的贊同,他認為連云港可以從自己最擅長的產業開始,研究具有自己特色的海洋經濟版圖。
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研究院一組評估數據也許為連云港發展海洋產業的思路提供了一個方向。據市科技局對江蘇海洋資源開發研究院的評估資料顯示,該院擁有連云港市海洋資源利用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連云港市海洋生物醫藥與制品重點實驗室、連云港市海洋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其中江蘇省海洋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已取得“流行性造血器官壞死病(EHNV)PCR檢測”項目的國家認監委能力驗證合格實驗證書。研究院還與連云港安環職業健康檢測公司等合作開展分析測試服務。
市科技局高新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海洋經濟的核心是科學技術。江蘇省海洋資源開發研究院是連云港最重要的海洋技術研究機構,囊括了新材料、海洋漁業、海洋醫藥等連云港優勢產業。圍繞優勢產業定制的連云港海洋經濟發展方向和技術支持可能更加符合本地實際。
優勢科學規劃 海洋功能區準確定位
在沿海城市群中,每個城市都號稱要打造自己的海洋產業。那么連云港的競爭力在哪兒呢?
連云港擁有連通東西、勾連南北的獨特區域優勢和海洋優勢,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交界點城市。向西勾連西亞、中亞和地中海區域,向東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隔海相望,是我國通向東亞經濟圈最重要的海洋通道。當下,中國和韓國中韓貿易區正處于談判的關鍵階段。一旦該貿易區獲批,連云港很可能在該貿易區范圍或該貿易區輻射范圍,受益于東亞傳統經濟增長極。與此同時,昔日經濟落后的中西部、西亞受益于絲路經濟帶建設倡議,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新的增長極。而這些都是連云港的優勢。與此同時,本土高校在海洋漁業基礎研究的基礎上,開拓了海洋產業和海洋藥物等研究領域。
專家表示,當前,我市需要認真分析海洋資源和技術資源優勢,準確定位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戰略優劣勢,為連云港藍色經濟崛起打下扎實基礎。
2013年11月,山東出臺了《山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對山東海洋功能區進行劃分,明確提出了山東在2020年前開發利用海洋資源與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目標和原則。這個做法為連云港提供了發展海洋經濟的一個思路。連云港要想發展海洋經濟,首先要對區域海洋資源進行梳理。連云港是傳統的海洋漁業城市,然而隨著大工業的發展,產業和漁業爭利的情況不時發生。與此同時,為了增強區域港口的優勢,徐圩新區和贛榆區都啟動了區域內港口建設步伐。在這樣的情況下,港、產、城爭搶海洋資源的局面必然會出現。因此,我市應該盡快出臺連云港的海洋功能區劃,對全市的海洋資源進行梳理,確定港、產、城的科學規劃,為未來10年港城藍色經濟崛起做好準備。
海洋經濟正在成為世界經濟新的增長極,連云港要想在絲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崛起中把握戰略機遇,必須發展海洋經濟,發展藍色產業,這需要成為全市的共識。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