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香港在“一帶一路”中的機遇與貢獻
2016-02-05 09:22:17
Landbridge平臺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在2016年施政報告以“創新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繁榮共享”為主題,宣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一帶一路”占了相當的篇幅,這具體包括,特區政府將成立“一帶一路”督導委員會,由行政長官主持,負責制定香港參與“一帶一路”的政策和策略,并設立“一帶一路”辦公室,統籌協調相關政府部門及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旅游發展局等機構,以及與中央部委、各省市政府,香港的業界、專業團體和民間團體聯絡。香港與“一帶一路的建設已然不可分割,香港希望搭上“一帶一路”的同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特色,并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恰逢其時,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大內地對港澳開放力度,加快前海、南沙、橫琴等粵港澳合作平臺建設。加深內地同港澳在社會、民生、科技、文化、教育、環保等領域交流合作。這為香港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也同時讓香港能夠在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多名港澳地區的代表、委員紛紛表示,“十三五”期間“一帶一路”戰略將取得突破性進展,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區域貿易樞紐,香港應充分利用“一帶一路”戰略,把握好其在金融、貿易、專業服務業等領域提供的發展良機。
“一帶一路”全球戰略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以及全球格局的新變化,并將在“十三五”階段走上新臺階。如果說前30多年的對外開放是為了解決資金和技術的雙缺口,重點是“引進來”,“一帶一路”則更加注重“走出去”,重視解決市場和資源的新雙缺口,以重建世界發展的新格局。處在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回歸后的香港為配合內地發展正逢其時。香港在前30年引進來的過程中發揮自身優勢,幫助國際先進要素進入中國。由于當時內地體制與國際通行規則不夠接軌,香港還扮演了對接和轉化的角色,有力地促進了內地的對外開放,香港也在過程當中賺得了盆滿缽滿。“十三五”期間的“一帶一路”戰略當中,香港搭上內地新一輪開放的便車,其優勢和作用將更加得天獨厚。
(一)發揮通曉國際規則的優勢
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程度相對較低,在許多方面尚未與國際完全接軌,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存在局限。香港在國際化方面優勢明顯,不僅集聚了一大批國際化人才,更有國際化的發展經驗。有能力為國內企業走出去提供服務,或者開展直接合作。
例如,在國際法律領域,內地企業走出去,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投資經營,必須要了解熟悉東道國的法律。這是開展合作的基本條件,香港的律師事務所和律師應發揮熟悉國際法律的優勢,為國內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和服務。香港律政司司長袁國強資深大律師曾表示,香港是國際仲裁中心,與內地文化相通,地理位置相近,可為內地和國外企業提供理想的中立仲裁地。
再如,香港的會計準則基本采用英國的會計模式,與國際會計幾乎相同,國際化程度高。而國內的財務通則與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不夠,缺乏國際化會計人才。香港的會計師事務所及相關機構應主動為內地企業參與建設“一帶一路”提供服務。一方面香港的大學、企業和機構可以幫助內地培養國際化會計人才;一方面香港會計師可以受聘于內地企業。
此外,香港有廣泛的國際人脈資源。“一帶一路”有不少海外華僑,有的實力很強,在經濟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長此以來,香港與海外華僑聯系交往密切,彼此信任。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中,這也是獨特的資源優勢。除此之外,不少香港企業與“一帶一路”國家長期開展貿易往來、投資合作,語言相通,可以成為連接內地與“一帶一路”的重要紐帶。
(二)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
據第1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報告發布,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僅次于倫敦和紐約。在人民幣國際化初期階段,香港可發揮自身優勢,為“一帶一路”提供金融服務。
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將產生大量的資金流,而人民幣國際化處于初期階段,一時難以滿足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需要。香港歷來就是國際資本進出內地的重要通道。近年來也成為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可為貿易往來提供資金通道,為國內企業開發“一帶一路”提供支付結算服務。
銀行業近年發展尤為迅速。全球排名前100的超大型銀行有70家在香港都設有分支機構,銀行體系的總資產規模,從2000年的6.7萬億港元,大幅增加至去年5月底的17.7萬億港元。銀行體系的規模,在2000年為本地生產總值的5倍,現在則約為8倍,表示銀行業的發展快于香港經濟整體增長。香港可用好的信用,提供擔保,銀團借貸等為“一帶一路”的開發提供融資服務。
香港還是國際重要的資本市場,股市規模大,融資能力強,可以為內地企業提供資金來源,解決國內融資渠道不足和規模不大的現狀。研究機構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港兩地新股集資額高達約2262億港幣。中金公司報告稱,未來10年中國在“一帶一路”的總投資可能達到1.6萬億美元。香港可為開拓“一帶一路”優秀項目提供融資服務。
在資本市場、上市發債,融合資金方面,香港還可以配合亞投行、絲路基金、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對重點項目實施跟進投資。
(三)發揮跨國投資的優勢
香港企業實力雄厚,擁有豐富的跨國投資經驗,調動籌集資金的能力強。“一帶一路”是國家的全球戰略,將會形成大規模投資,簽訂保護協議,建立合作機制,這樣投資風險相對較低,效益較好。香港企業參與投資,將有力推動“一帶一路”的建設,也將為香港資本開辟新的空間,收獲良好的回報。
在基礎設施領域,據有關專家初步估算,“一帶一路”沿線涉及60多個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正進入加速期,投資總規模或高達6萬億美元。基礎設施先行,不僅獲得投資收益,也為大規模全面開發創造條件。
在能源領域,國內資源供給缺口大,中國石油年消費量超過5億噸,對外依存度接近60%,隨著經濟發展,需求量會增加,比例會上升。而石油、天然氣經濟可采資源量分別只占世界經濟可采資源量的 3%和2%;人均占有量分別只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和10%。“一帶一路”沿線油氣資源高達2131.8億噸,占全球累積發現可開采石油儲量的68.6%。香港企業主動投資,市場前景廣闊,投資回報豐厚。
在資源領域,以鐵礦石為例,內地的對外依存度高達78.5%,2014年進口鐵礦石9.33億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僅俄羅斯、烏克蘭和澳大利亞三國的鐵礦石儲量就高達730億噸,占世界儲量的45.7%。這個領域也應成為投資重點。
在農業領域,投資空間也很大,“一帶一路”沿線大部分地區耕地遼闊,水資源豐富。中國耕地不到全球7%,養活全球20%人口,耕地和淡水資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這也是香港企業投資“一帶一路”的重要領域。
在制造業領域,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在500余種主要工業產品中,有220多種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產品層次、性能、價格,特別適合“一帶一路”國家,中國政府正在推動有優勢的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產能合作。香港企業參與其中,可以彌補國內企業在國際化方面的短板,有利與東道國的溝通與協調,形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局面。
“十三五”規劃提倡和推動創新,升級現有的開放程度,拓展發展空間。這為香港發揮自身特有的優勢帶來了新契機。全國政協委員黃英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和內地的大陸法相比,香港的普通法和英美法系接軌,這是香港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的支柱。與世界上其他金融中心比較,這是我們國家獨有的也是香港的優勢。其次,香港沒有任何外匯管制,我個人分析10年內,國內也不大可能做得到完全外匯自由。因為,好比臺灣,今天的臺灣外匯儲備相當高,小康社會達到時間已經很長了,但是新臺幣還是有若干的外匯管制。但是,香港完全沒有外匯管制,在加上香港獨立的貨幣,無論跟美元掛鉤還是跟一籃子貨幣政策,也是國際流通的貨幣。當然你問股民比較痛恨的這個內地的熔斷機制乃至漲跌停,香港也沒有。香港市場的平穩,對新股集資的能力,都是比較優勢。和金融中心配套的,香港還有高端的服務業中心,包括與國際接軌的法律和會計,和財經金融等。這些相關管理制度,對國家的階段性的十三五也好,乃至對未來的十四五,還有長遠的一帶一路,都可以發揮很大的互補作用。
黃英豪還希望香港能夠更多的參與和服務國內的建設以及中國企業的“走出去”。互聯互通的時代,中國企業走向世界會牽涉到當地的投資法,關稅,勞動法,金融監管。香港可以在這些過程中提供一些先發經驗,所以特別希望國家主席或總理在到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時,能夠把香港公司的精英帶過去,一同為“一帶一路”的建設做貢獻。
歷史和時代賦予香港的新的機遇和使命,搭上便車,這就是香港在“十三五”和“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主要地位和作用。筆者曾經與“一帶”上的哈薩克斯坦和“一路”上的津巴布韋駐港總領事交流,他們都對“一帶一路”戰略充滿期待,同時堅信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能夠在中國對外開放新戰略中發揮重要作用,也能增添經濟增長新動力,收獲巨大效益。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