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設是對“逆全球化”傾向的有力回擊——訪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盧賈寧
2017-03-06 13:34:46
Landbridge平臺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中國以一個個友好務實的項目詮釋著互利共贏的內涵。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謝爾蓋·盧賈寧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世界各國愿同中國合作,借“一帶一路”之力促進區域經濟向前發展,進一步推動全球化進程。
除了擔任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通曉中文的盧賈寧還是俄中友好協會副主席、俄羅斯“瓦爾代”俱樂部中國問題專家。近兩年來,他率隊與中方聯合撰寫關于俄中關系當代問題的報告,在科研工作中,他已將“一帶一路”倡議作為研究的新方向。
盧賈寧說,“一帶一路”陸路橫貫歐亞板塊,水上連通南部海洋,其沿線發展水平不一。而“一帶一路”正是要整合資源,因地制宜促發展,縮小不同國家間的差距。
盧賈寧認為,“一帶一路”框架下的項目是靈活而多元化的,能夠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來決定是開展大規模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加大投資促進工業領域發展,抑或是拓寬銀行間資本和貨幣合作。盧賈寧說,以俄羅斯和中亞地區為例,類似莫斯科-喀山高鐵、諾里爾斯克鎳業銅礦這樣的許多項目正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進行,“未來這些星星點點的項目將連點成線,形成物流和人文快速流通的網絡”。
“一帶一路”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對世界經濟和全球化的影響。盧賈寧表示,相信“一帶一路”能夠引導好經濟全球化,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從而更好惠及每個國家、民族。
盧賈寧說,“一帶一路”能夠提高相關國家經貿合作的開放程度,同保護主義、封閉主義斗爭,同時還能提供一條獨立于跨大西洋模式的全球化通路。
盧賈寧表示,在上世紀90年代,全球化只能通過西方的方式實現,如今中國為世界增加了“中國選項”。他說,正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一帶一路”,中國選項不會強加于人,不以謀求政治報償為目的,不以改變政治和人權狀況為前提,這就使同中國開展經貿合作極具吸引力。
盧賈寧說,正因如此,“一帶一路”建設最成功之處是受到眾多國家政界、商界的歡迎,在各國民眾的心間播下一粒種子。“民眾們十分清楚,或許5年,或許10年,一定能夠看到‘一帶一路’為他們帶來的繁枝茂葉。”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