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帶一路”高鐵經濟示范區
2018-05-08 10:09:34
Landbridge平臺
廣州南站商務區,總體規劃面積36平方公里,是番禺“雙核”戰略中“商核”的核心。廣州南站位于商務區核心地帶,旅客到發量從2010年的966萬人次增至2017年的1.35億人次,日均到發旅客量從2萬多人次增至37.2萬人次,8年增幅近14倍,歷史客流峰值一天時間到發旅客57.43萬人,旅客到發總量、增幅位列全國首位。廣州南站商務區圍繞“泛珠CBD”的整體發展定位,以商業貿易、商務服務、會展和旅游休閑為主導產業,著力打造成為“泛珠合作平臺+華南樞紐門戶+綜合商貿新區”三位一體的“一帶一路”高鐵經濟示范區。
加強產業規劃布局
廣州南站商務區充分發揮廣州南站在溝通港澳、聯系泛珠腹地的交通樞紐優勢,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積極引進泛珠三角地區知名大型企業集團并設立區域總部、行政總部、分支機構等,力將廣州南站打造成為泛珠外向型產業對接國際高端要素、拓展海外市場、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平臺。
近年來,廣州南站商務區相繼成功引進萬科、奧園地產、榮耀地產、路福地產、尚泰投資、敏捷地產、廣州方圓星耀、康慈醫療、華夏中璟、香港李錦記集團華南總部等大型企業以及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暨經貿洽談會永久會址和合作園區落戶廣州南站核心圈。其中華夏中璟將在廣州南站核心圈打造創新業態孵化基地,并將江蘇駐粵相關企業引入并形成創新產業集群。
暢通軌道經濟 推進城市更新
地鐵七號線、南大干線、漢溪大道、廣明高速等立體交通串聯廣州南站商務區、泛珠合作園區、萬博商務區、廣州國際創新城,形成多點支撐、互通互聯的發展網絡。各級各部門打通粵港澳大灣區高鐵動脈,推進廣深港高鐵正式通車及粵港“一地兩檢”通關程序,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及內地城市進一步接軌,力促廣州南站商務區打造成為泛珠區域和海上絲綢之路資源對接聚合的重要節點和區域,對標全國一流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記者近日從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了解到,廣佛環城際、佛莞城際、廣州南站區域地下空間、廣州地鐵22號線和7號線延長段、佛山地鐵2號線、海華大橋、南大干線等重大項目的征地拆遷及補償工作,以及商務區36平方公里區域城中村征拆及舊村改造工作正有序推進,區域81宗留用地中已逾六成完成全部辦證任務,近八成復建安置地已取得用地批準書。
打造經濟發展創新引擎
廣州南站商務區“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下樞紐大城的機遇認識”高峰論壇順利舉行;相繼成立由高校、企業、咨詢、投融資機構等組成的南站商務區重大決策咨詢委員會、廣州南站新業態總部經濟基地招商工作領導小組;著力深化研究南站商務區產業發展定位,促進廣州南站地區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融合發展……一系列工作的推進,促使廣州南站商務區的發展不斷向前,優勢愈發明顯。
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和石壁街還積極培育創新主體,開展企業上市培訓服務,成功扶持中鈺科技、明朗智能科技、三雄極光等3家企業上市;營造創新生態環境,加強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建設,開展校地對接項目,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和“高精尖”創新型人才聚集。以明朗大健康產業園為基地,融合重點高校人才、科研資源,打造智能科技型企業孵化器。推進廣州南站地區實施機制專項研究,協同中大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著力研究南站現時運作機制存在問題,提出全面優化南站地區管理體制的建議。
創新打造“一帶一路”高鐵經濟示范區順勢應時,廣州南站商務區圍繞“泛珠CBD”的整體發展定位,正持續發力,不斷向前!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