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與拓展:習近平中東非洲之行與中國外交“一帶一路”布局
2018-08-02 10:27:51
Landbridge平臺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剛剛結束了對中東、非洲五國的訪問回到北京。習近平這次訪問與為什么選擇這些國家?如何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框架下理解此次出訪?“一帶一路”與中國外交布局長期以來,中國外交的整體布局一直是“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這一中國外交頂層設計的出臺與落實,上述情況有所改變:周邊外交在中國外交中的分量提升。那么,在這一新的外交框架下,外交上如何謀篇布局中東與非洲這兩個發展中國家集中的地區,就成為中國外交的一大課題。事實上,這方面也經歷了一些調整。2015年3月,中國在博鰲論壇公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以下簡稱《愿景與行動》)。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強調,“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同時向所有朋友開放。不論來自亞洲、歐洲,還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的伙伴”。這一表述與《愿景與行動》中“共建‘一帶一路’致力于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相比有所變化,透露出的信息是:任何國家,只要愿意,都可以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國際合作伙伴。不過,中國的非周邊國家分布廣泛,是否需要劃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除了小周邊地區之外,還分布于大洋洲、拉丁美洲、非洲、歐洲、中東等地區,如何體現“發展中國家是基礎”?是平均用力還是確定“重點地區”?“多邊是重要舞臺”應該體現在哪些多邊機制上?“一帶一路”建設主要是雙邊驅動,中國是主要驅動力,這體現在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議題與領域。從而決定了“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是發展中國家。“小周邊”包括東北亞5國,東南亞11國,中亞5國與南亞8國,合作的重點是其中與中國政治關系友好、積極回應“一帶一路”建設的國家,體現為合作金額大、項目數量多等特點。就大周邊而言,非洲相對于其他地區對“一帶一路”回應更為熱烈。非洲的豐富資源對中國也有吸引力,加上中國的比較優勢(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外匯儲備、技術標準)也比較容易體現在非洲的項目建設中。這些也整體上適用于阿拉伯國家。因此,“一帶一路”背景下“發展中國家是基礎”首先體現在非洲,其次體現在阿拉伯世界。于是,西亞的阿拉伯國家成為中國中東外交的重要對象,中國同時也致力于維護與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等國家的友好關系。西亞(或曰中東)以其錯綜復雜的矛盾在歷史上被稱作“帝國墳場”。中國是民族國家體系的后來者,對這一體系下的多邊外交尚在學習過程中,聚焦經濟、避免選邊站、努力成為有力度的和平鴿或可成為針對這一地區的外交方略。習近平“五國行”與“一帶一路”那么,如何在“一帶一路”建設的框架下理解習近平此次的中東非洲五國行呢?這是習近平連任國家主席后的首次出訪,外交上具有一些象征性意義。訪問南非是為了出席金磚峰會。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致力于推進全球治理與經濟全球化,金磚峰會就是發展中國家在這方面的代表性平臺,其制度化程度在不斷提升。此次會議,政治領域的金磚+對話會繼續舉行。經濟領域就貿易投資便利化、知識產權、電子商務、中小企業等達成一攬子成果。安全領域決定成立維和工作組,人文交流方面也有新舉措。與此形成對比的則是此前不久在加拿大舉行的“七國集團”首腦會議:沖突不斷,不歡而散。習近平主席2016年已經訪問了埃及與沙特阿拉伯兩個阿拉伯大國,阿聯酋是海灣合作委員會中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經濟體,還是中國在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出口市場,阿聯酋對“一帶一路”態度積極,許多中國企業投資阿聯酋。此次習近平出訪西亞與非洲多個國家,阿聯酋作為首站是當然之選。塞內加爾是非洲法語國家之一,中國最高領導人的訪問有助于深化與法語國家的聯系,同時鞏固與塞內加爾的外交關系,助力西非地區的“一帶一路”建設。盧旺達是位處中東非的內陸國,卡加梅總統領導的政府2000年上臺后致力于民族和解、政治穩定與經濟發展,近些年社會穩定、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經濟發展迅速,是非洲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競爭力與營商環境均位居非洲前三名,以至于被稱作“非洲瑞士”。盧旺達現在是非盟輪值主席國,一直保持與中國的友好關系,現有1000多留學生在中國學習??用房偨y曾多次訪問中國。同時,中非合作論壇9月份將在北京召開。這種種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盧旺達。作為印度洋上的島國,毛里求斯與中國關系友好,是唯一將春節定為法定假日的非洲國家。毛里求斯是中國公民自費出境旅游目的地國之一,目前已經開通上海到毛里求斯的直航航線。該國積極回應“一帶一路”建設,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促成許多中國企業在毛里求斯設立地區總部,服務非洲區業務。習近平回國途中順訪這個國家將有力促進兩國的合作??傊?,習近平主席此次五國之行,可以概括為“深耕與拓展之旅”:在現有的基礎上整體深化與阿拉伯國家、非洲國家的關系;通過對不同區域四個具有代表性國家的首次訪問,表明中國外交工作“大小國兼顧”的特點,從而拓展了與這兩個地區的關系。顯然,這次訪問有助于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作者系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戰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來源:澎湃新聞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