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跨越山海,串起“一帶”和“一路”
2023-10-16 08:25:40
Landbridge平臺
隨著一聲鳴笛,一列滿載著空調、烤箱、糖果等粵港澳大灣區貨物的國際班列,從廣州增城鐵路物流園發出。
這里是大灣區頻次最密的國際班列發車點之一。從廣州增城鐵路物流園出發,沿著中歐(中亞)班列,可通達十一國十八城。可以說,中歐(中亞)班列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國際貿易大通道。
哈薩克斯坦是“一帶一路”首倡之地。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南方日報記者沿著中歐班列西通道,來到新疆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兩座中哈邊境城市,實地探尋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重要支點。
“一步跨兩國”
新絲路上的“黃金口岸”
金秋十月,新疆的空氣中已帶有明顯的涼意。一大清早,在霍爾果斯公路口岸等待通關的商品車正在依次有序快速通關。
霍爾果斯,蒙古語里意為“駝隊經過的地方”,在哈薩克語里意為“積累財富的地方”。而現在,這里是雙西公路(西歐—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中國西部高速公路)中國—哈薩克斯坦的聯結點。
“我在這工作了十幾年,親眼見證了霍爾果斯口岸的發展。”排隊中的霍爾果斯佳誠貿易國際有限公司經理唐晨洲跟記者聊起了天。十幾年來,他的公司規模翻了幾倍,客戶遍布全國各地。
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口岸管理局通關科干部郭子偉告訴記者,每天都有很多來自廣東、上海、山東等地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從這里通關后,發往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而在霍爾果斯鐵路口岸,滿載貨物的集裝箱,緊張作業的龍門吊,一派繁忙的景象。
李剛是一名貨裝值班員,在霍爾果斯鐵路口岸換裝場工作已滿十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親眼見證了中歐班列從少到多的發展過程。“我看到了中歐班列發展過程中的巨大潛力,也很高興能盡上自己的綿薄之力。”
據霍爾果斯站統計,自2016年開行首趟中歐班列以來,經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通行中歐(中亞)班列累計已超過3萬列,其中2023年年內通行中歐班列超6000列。
來到霍爾果斯,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網紅打卡地”——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這是我國與其他國家建立的首個跨境合作區,總面積5.6平方公里,其中包含中方區域3.43平方公里、哈方區域2.17平方公里。
在這里,人們可以站在紅藍兩色的邊境線上,體驗“一步跨兩國”;可以邊旅游購物,邊領略中哈邊境的獨特風情;也可以在各大免稅店挑選來自“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特色產品;還可以使用人民幣、堅戈、美元等各種貨幣,包括微信、支付寶支付。
記者在一家商鋪門前遇到了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古麗婭,她高興地展示了給孫女買的禮物——一個公仔和一雙鞋,“這里產品種類很多、購物區很大、東西也不貴,我很滿意”。
霍爾果斯,這座與哈薩克斯坦相鄰的口岸城市,已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黃金支點,迸發出無盡的生機與活力。
中歐班列“換裝”
邊境線上崛起“風口之城”
從霍爾果斯出發,向東北方向行駛280公里,就到了另外一個中哈邊境城市——阿拉山口。
位于阿拉套山和巴爾魯克山之間,阿拉山口常年風力在8級以上的天氣,多達160余天,被戲稱為“阿拉風口”。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作為全國鐵路第一大口岸,這里也正趕上了加快發展的風口。
在阿拉山口鐵路站,這里有亞洲最大的鐵路室內集裝箱換裝庫,長達822.8米的長度,可實現一列中歐班列的整體換裝。當巨大的龍門吊把入境的貨物集裝箱從152厘米的哈薩克斯坦軌道“搬”到143.5厘米的中方軌道上,滿載的列車轉身便可駛向遼闊的內陸。
十年來,經此通行的中歐班列從每周不到1列增至日均近18列,線路從1條鋪陳到112條,通達德國、波蘭、俄羅斯等21個國家。
阿拉山口站換裝車間副主任郭華告訴記者,目前,阿拉山口鐵路口岸通行中歐(中亞)班列數量占全國開行總數的30%。等換裝場擴能改造項目建成后,阿拉山口鐵路口岸將新增1個室內換裝庫、延長5條換裝線,讓連接著“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跨境包裹,更快地走進千家萬戶。
此外,面對貨運汽車不斷增加,阿拉山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今年5月份從6×8小時通關改為7×12小時。“現在平均每天驗放貨車300輛、旅客通關100多人。”阿拉山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隊長賀瑞介紹,截至10月1日,已保障出入境車輛53643輛次、貨運量達43.8萬噸,提前4個月達到去年總量。
走進阿拉山口綜保區商品展銷中心,俄羅斯的巧克力、格魯吉亞的紅酒、哈薩克斯坦的蜂蜜、日韓的化妝品……來自各國的商品琳瑯滿目。
借助“中歐班列+跨境電商”,中國商品加快銷往歐洲。當地人告訴我們,目前出口跨境電商包裹主要來自東莞、深圳、杭州等國內制造基地,包括玩具、數碼產品、服飾、手機配件、日用品等,并發往比利時、荷蘭等國家。
來自深圳的歐盛通卡航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去年7月在阿拉山口市開設了分公司。“業務擴張很快,今年我們已買了21輛新車,計劃年底再買50輛冷藏和設備車。廣東的產業基礎加上阿拉山口獨特的區位優勢,我們看好這邊的發展前景。”該公司副總經理孔祥林說。
乘風前行,這座邊境線上的口岸新城,正從昔日的邊境驛站,崛起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
絲綢之路經濟帶
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
從張騫出使西域到鄭和七下西洋,古絲綢之路跨越山海,串聯起古代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往來。
如今中歐班列猶如飛馳在亞歐大陸上的“鋼鐵駝隊”,連貫東西,以穩定、高效的物流服務支撐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大動脈”。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國內的重要交匯點。“我們不僅要面向海洋,轉過頭來也要面向西北內陸,打通東西兩面的通道,激活交匯點的作用。”魏建國指出。
記者從廣鐵集團了解到,截至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中歐班列始發站點共有廣州國際港、增城西、下元、南沙港、大朗,深圳平湖南,東莞常平,江門石龍、江門北4市9個站點。
來自海關廣東分署的數據顯示,自2013年10月廣東成功開行首趟中歐班列以來,廣東班列開行頻次從最初的每月1-2列增加到如今單月可以超過百列,日益呈現加速發展勢頭。2018年廣東班列年開行量首次超過200列,2022年更連續邁過從500到900列整數關口,成功跑出亮眼的“加速度”。
“今年1至9月,廣東共開行中歐、中亞、東南亞等方向國際貨運班列950列,同比去年增加44.4%,全年開行量有望首次突破千列大關。”海關廣東分署有關負責人表示。
如今,廣東中歐班列從最初的“粵滿俄”線路持續向“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延伸,已直通德國、波蘭、匈牙利、立陶宛、烏克蘭、俄羅斯、蒙古、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老撾、越南等歐洲、中亞、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40個城市。廣東中歐(國際貨運)班列運行線路已覆蓋傳統的東、中、西、南4條通道5個進出境口岸,正日益成為廣東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國際物流黃金大通道,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注入強大動力。
而作為制造業大省,廣東中歐班列運輸的貨物90%以上由珠三角地區企業生產、加工。廣東班列出口貨物品種從最早的日用品、服裝、玩具、五金等單一低價值的品類,不斷擴大到白色家電、通信設備、電子產品、機械產品等高附加值貨物。
“今年以來,海關監管的中歐班列出口的高新技術產品、通信產品和家用電器等繼續呈現明顯增長態勢,均大幅增長超過一倍。”海關廣東分署有關負責人介紹,前三季度,廣東省內海關已監管發運了汽車(含新能源汽車)出口的中歐班列12列,新能源汽車等外貿“新三樣”正通過中歐班列源源不斷運往世界各地。
■ 數讀
2013年10月——廣東成功開行首趟中歐班列
2018年——廣東班列年開行量首次超過200列
2022年——廣東班列連續邁過從500到900列整數關口
2023年1至9月,廣東共開行國際貨運班列950列,同比增長44.4%,全年開行量有望首次突破千列大關
截至目前,粵港澳大灣區中歐班列始發站點共有廣州國際港、增城西、下元、南沙港、大朗,深圳平湖南,東莞常平,江門石龍、江門北4市9個站點
(來源:南方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