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中歐班列第11萬列開行:回程貨物大幅增長,助力內陸企業出口
2025-06-16 09:56:23
Landbridge平臺
“嗚……!”
6月10日上午8點32分,隨著一聲汽笛鳴響,75052次中歐班列從青島膠州站開出,至此,中歐班列歷年累計開行正式突破11萬列,發送貨值超4500億美元。
“此次開行的75052次中歐班列共計55個集裝箱,滿載著液晶顯示器、電冰箱等家用電器,貨物價值近2000萬元人民幣,經二連口岸出境,預計17天后抵達歐洲。”濟南鐵路物流中心膠州營業部負責人高義田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此時,在幾公里外的中歐班列(濟青)國家集結中心青島樞紐,來自俄羅斯的1753噸針葉紙漿正躺在倉庫里靜靜等待中國紙廠的迎接。這些紙漿坐著中歐班列的回程車輛來到千里之外的中國,幾天后,它們還將迎接來自不同地區的“室友”,包括中亞進口的食用級小麥粉和來自東南亞的橡膠等。
這樣的發出和到達,已經成為中歐班列的常態。目前,中國境內已有128個城市開通了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6個國家229個城市以及11個亞洲國家超過100個城市,開行數量已穩居世界前列。
經由這個國際運輸大通道,中國貫穿東西、聯通內外,對外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快,為亞歐內陸地區開辟了開放新通道,推動了沿線國家和地區更好融入開放型世界經濟。
“重去重回”成為新常態
6月11日,在石家莊國際陸港專用線內,一輛中歐班列正在裝載貨物。
裝卸區內,巨大的龍門吊在轟鳴聲中伸出長長的吊鉤,將裝滿貨物的集裝箱抓起,從貨運堆場運送至中歐班列車體上,隨著咔嗒一聲,集裝箱被固定在車板上,一節班列的裝車就此完成。當全部集裝箱被妥善安置之后,車頭和車身開始對接掛車,鐵路工人固定并檢查無誤后,至此,鐵路正式進入發車倒計時。
當日11時58分,這列滿載著機械設備、汽車零配件、服裝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石家莊國際陸港出發,駛向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自2018年6月29日第一列首發以來,其中歐班列發運規模不斷提高,至今已累計發運中歐班列1430列,其中“中蒙俄”班列792列。今年就已經開出年內第180列中歐班列。
在青島,中歐班列的增長也十分明顯。
“以前,我們日均開行不到一列,現在日均開行國際班列1.5列,月均開行穩定在50列左右。”國鐵濟南局膠州站站長姜波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目前,全國每年進口的11億噸礦產中,有2.5億噸由山東港口和鐵路入境。由山東鐵路和港口出境的貨物達到100多萬標箱,新能源汽車20多萬輛。
針對中歐班列開行密度不均衡的情況,膠州站聯手集裝箱中心站和相關物流部門,提前按周精準制定發車計劃,優先保障中歐班列運輸,最大限度排除設備維護對中歐班列的干擾,讓班列隨到、隨裝、隨發。今年1—5月份,山東轄區內所有中歐班列開行790列,同比增加4%。
一個亮點是,當前,中歐班列回程車輛不斷增加,“重去重回”成了新常態。
“特別是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中歐班列回程貨物激增,來自俄羅斯和中亞地區的紙、板材、鋅錠、大麥、小麥、鉀肥、石棉等優質商品,源源不斷運往中國。今年1—5月份,石家莊鐵路物流中心已到達返程班列356列,同比增長近10倍。預計今年全年有望突破800列。”石家莊鐵路物流中心營銷部高級經理王國宏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當前,中歐班列運送的貨物品類已經拓展到53個門類、5萬多種商品,汽車汽配、機械設備、電子電氣等高附加值貨物已成為中歐班列出口的主要貨源。
中歐班列重去重回“雙向奔赴”,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繁榮,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切實助力企業出口
對企業,尤其是內陸地區的外貿企業來說,中歐班列構建起直達歐亞的陸路動脈,成為其打破“內陸封閉”、融入“一帶一路”的關鍵一步。
“空運價格高、體量小,海運體量大、但時間長,中歐班列正好解決了價格和時間的兩方面難題。比如,我們的貨物通過海運到達漢堡大概需要60天,一些母嬰、孕嬰產品,尤其小孩吃的食品,保質期為6個月,在海運周轉兩三個月之后,再上架基本就是尾貨了。過去這些產品是走空運居多,但實際上我們需要從太原拉到北京機場,再發到漢堡,這也需要7天時間。中歐班列20天左右,從太原直達漢堡,跟空運比性價比很高,跟海運比時效性很強,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山西大旭貨物倉儲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國威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河北坤元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玉芬對此感受也極深。
“以前,我們這邊沒有中歐班列,本地的貨都得拉到西安或者鄭州去發。先得在那邊排隊,排上了才能運,一趟得15天左右,成本還高。拉到西安運費要一萬兩千元,拉到鄭州也得6000元。石家莊開通中歐班列之后,直接從本地發,運費只要3000元,能省不少錢。尤其是常態化班期,用上鐵路快通模式,6、7天就能到中亞,像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干,說送就送到,運輸有保障,現在每周我們能發兩趟中歐班列,80%的貨都走中歐班列。”王玉芬表示。
據了解,當前,鐵路部門在境外17個國家建立了131個集裝箱還箱堆場,覆蓋了絕大部分中歐班列境外節點城市,方便客戶用箱還箱。同時成立中歐班列客服中心,上線中歐班列門戶網站,構建需求提報、合同簽訂、提箱還箱、報關報檢等“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為全球企業提供全程保險、貨物信息追蹤、物聯網集裝箱等特色服務,滿足企業多樣化需求。
國鐵集團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推動中歐班列朝著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發展,為促進亞歐經貿往來、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有力運輸服務保障。
(來源: 華夏時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