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打造對外開放先行區 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2018-05-03 09:31:57
Landbridge平臺
巍巍黃旗山下,悠悠東江河畔上,東城正在105.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奮力續寫新時代改革發展新篇章。
“改革開放是東城的比較優勢。” 4月26日,東城街道黨委書記鄧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東城雖不臨海,也非交通樞紐,但依托跨境電商園區、商改基地,東城將打造對外開放先行區,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東城是這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從率先推行“24小時一站式快速登記審批制度”,到率先拓展營業執照離岸辦理的范圍,再到率先復制粵港澳銀政通經驗,東城用多個“率先”詮釋了什么叫做改革;
從實現刷臉辦照的突破,到為法德兩國投資提供電子營業執照離岸辦理服務的突破,再到推進電子營業執照與銀行卡功能整合的突破,東城用多個“突破”詮釋了什么叫開放;
從國際化交易中心、復合型創新中心、集成式金融中心、區域性旅游中心等“四個中心”建設的突破,到“東進、北強、中優、南拓” 城市組團發展戰略推進,再到“對標現代化建設先行區、爭創高質量發展引領區”的提出,東城用新的目標、定位和舉措,詮釋了什么叫新格局。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前沿陣地、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中軸、城市中心核心區,東城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優美如畫的山水資源、全市前三甲的經濟實力、發達的商貿服務業、先行先試的改革創新,構筑起高質量發展征程上的先發優勢。
首個商改基地正式運用
吸引85家企業成功落戶
僅一個小時,東莞一體育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東就完成了從提交資料到拿到營業執照的全過程,“以前從提交資料到拿到執照,需要3天。”東城今年在全市率先推行“24小時一站式快速登記審批制度”,再次刷新“東莞效率”紀錄。
東城改革大幕由此拉開。
就在4月底,由省市共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綜合試驗基地項目落地簽約,開始全面正式運轉。從籌建到運營,僅僅經歷7個月,就有85家企業成功入駐。他們看好的,恰是東城的改革紅利、開放紅利。
“東城雖然不臨海,也不是陸路交通樞紐,但依托跨境電商園區和商改基地,我們將打造對外開放先行區,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鄧濤告訴記者,商改基地是全省唯一一個省市共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綜合試驗基地。
在這個基地里,政府盡可能削減微觀管理事務,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添活力——東城今年將率先拓展營業執照離岸辦理的范圍,復制粵港澳銀政通經驗,為法德兩國來莞投資企業提供電子營業執照離岸辦理的服務;率先推進電子營業執照與銀行卡的功能整合,為新設立企業提供集成銀行卡功能的電子營業執照,實現辦照與開戶、結算服務的全程貫通;率先實現刷臉辦照,在商改基地內將為新設立企業提供刷臉辦照的一站式自助服務。
“今年東城將以商改基地為依托,在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上取得新突破,將以跨境電商中心園區為支撐,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取得新突破,以建設粵港澳合作先行區為目標,在深化大灣區一體化合作上取得新突破。”鄧濤表示,東城將謀劃“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改革開放措施,馬上推,大膽改,當好改革開放的開拓者和實干家。
“四個中心”建設正式開啟
“六資融合”助推實體經濟
進入新時代的東城,2017年GDP已逼近500億元大關,僅次于虎門、長安。站在新的起點上,肩負高質量發展的新使命,東城該怎么看、怎么辦、怎么干?
“我們正面臨‘標兵遠去、追兵趕超’的處境。”鄧濤表示。東城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實現“四個中心”建設突破,打造ICT、新裝備、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以及新貿易、新金融、新文創、新旅游、大健康等產業集群,加快形成具有東城特色的“5+5”現代化經濟體系。
為此,東城打出了一套經濟高質量發展組合拳:重構產業金融鏈,推動產業資本、金融資本、智力資本、土地資本、集體資本和環境資本的“六資融合”,引導金融資本助推實體經濟發展壯大。組建和參投合作多只產業基金,導入創新團隊和產業項目。
與此同時,東城將全力推動企業上市,力爭“5+5”產業體系中每個行業有1-2家上市公司,形成行業領軍企業。圍繞創新鏈強化人才鏈,完善政策鏈,如實施“旗峰星光行動計劃”,設5年8億元的專項扶持資金;加快推動“千人計劃”項目和創業服務中心落地,打造一批高端創新企業。優化高端人才服務,實施“旗峰英才獎”,目前建成并推出首批500套人才公寓。
當前,東城在“四個中心”建設上不斷取得新突破,東莞國際郵件互換局投入運營、金融產業集聚區建設項目集中簽約、“千人計劃”專家項目破零、南方創業服務中心落戶……近日,東城街道與中關村硅谷創新中心達成合作,將為產業發展引入硅谷創新中心創新團隊、創新資源。
建設魅力小城
讓“彩色城市”成為新名片
從新源路黃花風鈴木驚艷朋友圈,到老圍河整治入選東莞十大黑臭水體治污樣板工程,再到黃沙河短時間內的大變樣……過去一年,東城一次次驚艷亮相,成為關注的焦點,也讓更多人看好東城。
在“城市升級引領產業轉型發展”的新時代,東城如今已按下城市升級“快進鍵”——推進“東進、北強、中優、南拓”城市組團發展戰略,科學規劃生產、生活、生態布局,促進產、城、人深度融合,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城市發展格局。
今年3月底,東城與華潤置地連簽八大重點項目,在“東進、北強、中優、南拓”領域均有合作。看好東城的還有另一龍頭企業——中集集團,早前也與東城在城市連片更新改造方面達成合作。
鄧濤表示,東城將狠抓生態環境治理,推進水污染治理攻堅戰、藍天保衛戰。建設魅力小城,提升城市景觀,啟動全域城市彩色林建設,讓“彩色城市”成為東城新名片。
此外,東城將從市場監管服務、社會和諧善治、公共文化藝術、民生綜合保障“四大品牌”突破,構建現代化公共服務體系。鄧濤表示,東城將推進公共服務供給創新,如在教育和醫療領域采用代建配建等方式,擴大和優化公共服務供給。
對話
深化粵港澳一體化合作 建設粵港澳合作先行區
如何在開放格局中形成比較優勢?又如何在競相發展格局中打出“關鍵一招”?鄧濤表示,東城擁有全國首個、全省唯一的專為跨境電商業務設立的監管場所——東莞跨境電商中心園區,將為東莞和全省、全國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提供探索,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記者:東城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將有哪些突破性舉措?
鄧濤:今年上半年,我們將抓住獲批以“一帶一路”國際貨運班列發運郵包的機遇,完成中歐專列的試運行,年內實現常態化開行,建設華南國際郵包的集貨中心。同時,申請開拓跨境電商進口業務,探索非國家試點城市開放跨境電商進口的貿易業態與監管模式,推動中心園區進出口的雙向集貨、雙向輻射。
記者: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方面,東城將有哪些改革突破?
鄧濤:去年率先啟動粵港澳銀政通改革,形成融入大灣區的先發優勢。今年將繼續推動粵港澳一體化合作,簡化港澳公證文書,讓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注冊更便利。拓展莞澳經貿合作,引入澳門青年創業中心,在東城落地設立澳門與葡語國家食品展示中心,設立服務莞澳大宗交易的交易所。開拓郵包空運航線,推動跨境電商中心園區開通國際郵包香港機場航線,引導香港跨境電商企業在東城設立運營基地與物流后臺。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