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優質云品 加速出海出圈
2025-09-01 10:19:46
Landbridge平臺
秋到云嶺,萬物豐盛。
在迪慶,珍貴的松茸走出海拔超過3000米的原始森林,經過便捷的物流到達世界各地食客的餐桌;在文山,全國首批出口可食用仙人掌葉片發往越南;在德宏軍馬山咖啡莊園,加工好的咖啡豆被打包裝車,運抵海外市場;在普洱祖祥高山茶園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包裝最新一批發往法國的普洱茶餅,這些印有中法雙語的有機茶餅將在完成通關手續后跨越重洋,擺上法國巴黎華人超市的貨架……
從“藏在深山人未識”到走上“世界貨架”,從風靡國內到暢銷海外,越來越多的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加速“出海”,由云嶺風土饋贈的“綠色云品”成為了云南向世界遞出的又一張“名片”。
立足資源稟賦 云品實力“圈粉”
昆明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云南省農產品出口額達109.8億元,增長12%,出口規模為我國中西部地區第一。其中,咖啡及其制品、鮮切花分別出口7.2億元、6.3億元,均居全國首位。云南高原特色農業以生態品質為根基,疊加政策、科技、物流等優勢,加速從“地域特產”向“全球供應鏈”升級,成為我國農業國際化發展的標桿范例。
立足資源稟賦,云南高原特色農業在“特、專、精”上下功夫、做文章,發揮生態良好、品質優越、四季時鮮的鮮明特征,化資源優勢為發展勝勢。越來越多的云南農產品成為高品質的代名詞,不斷提升的產業硬實力讓云品出海路更寬廣。
曾經,馬幫的駝鈴沿著“南方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將中國的綠茶帶到南亞東南亞地區。如今,高品質的云南茶葉“出滇”“出海”香飄更遠的國度。
布朗茶山。趙家琦 攝
云南沱茶的獨特品質及其代表的健康理念,深深融入法國文化,紅酒、沱茶成了浪漫、健康的生活標志。目前,云南沱茶已銷售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普洱茶出口企業,李記谷莊嚴格把控普洱茶原料,讓好品質成為品牌“出海”的保障,專賣店開到韓國、日本等國家。
昌寧紅茶具有外形油潤、條索肥碩緊結、香氣蜜香濃郁、滋味醇和回甘、湯色紅艷明亮等獨特品質,備受海內外茶客的青睞,產品銷往俄羅斯、法國、英國、新西蘭、馬來西亞、日本、德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以品質取勝,“綠色云品”加速出海,成績單令人振奮:2024年,云茶出口量達到2.3萬噸,占全國茶葉出口總量的18.6%;2024年,云南水果出口值達52.7億元,增長8.9%,居全國第二位,產品遠銷117個國家和地區;今年前7個月,云南省出口鮮切花6.3億元,同比增長55.5%,出口規模居全國首位;全國每10枝鮮切花中就有7枝來自云南,每年有超過135億枝高品質鮮切花從斗南花卉市場走向全球;隨著精品率和深加工率提升,云南咖啡實現了從原料供應到品牌輸出的轉型;今年前7個月,云南出口咖啡和咖啡制品貨值7.2億元,出口規模位居全國第一,出口到荷蘭、德國、越南等35個國家和地區;云菜出口額和出口量居西南各省(區、市)第一位,出口量占全國蔬菜總出口量的10%以上,出口市場覆蓋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從“土特產”到“國際尖貨”,越來越多的高原特色農產品登上國際舞臺,以高品質撬動全球消費市場。
推出務實舉措 打造出海優勢
8月26日,產自玉溪的35萬枝康乃馨,經昆明海關所屬玉溪海關按照出口農食產品“批次檢驗(檢疫)”模式檢驗合格后發往日本。
“從基地到海外消費者手中,我們需要緊鑼密鼓地完成采摘、質檢、分級、打包裝箱等流程,多耽擱一個小時,花瓣的開放度、色澤、莖稈挺直度就會受到影響。”玉溪英茂花卉產業有限公司經理楊長文說,“保障鮮切花高品質出口,除了前期種植時要精心呵護,出口的時效性也至關重要。在海關的‘批次檢驗(檢疫)’模式幫助下,我們公司超過80%的鮮切花能快速通關,經營成本也降低了5%以上。”
出口農食產品“批次檢驗(檢疫)”監管模式是昆明海關按照順勢監管理念并結合出口農食產品特點推出的一項監管模式優化改革。玉溪海關監管科副科長壩德清介紹,該模式減少了現場檢驗頻次,符合條件的批次內出口的鮮切花可在30分鐘內完成申報、放行、出證等工作流程,平均每批次產品可減少2至3天的時間。
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進出口貿易蓬勃發展的背后,是政策措施“組合拳”的全面發力護航。
為疏導解決農產品購銷管理遇到的堵點、卡點和難點,提升農產品出口服務水平,云南省出臺《優化稅收征管服務促進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出口若干措施》。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稅務局、昆明海關等部門協同聯動,持續促進“云品”出滇出海。
云南省農業農村部門把打造品牌作為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截至2024年,共有871個品牌納入“綠色云品”品牌目錄管理。以種業創新為重要抓手,云南省統籌林下經濟發展,聚焦“1+10+3”重點產業,扎實推進產業集群等項目建設。
在省委農辦牽頭成立的促進農產品出口會商機制下,省商務廳牽頭負責成立工作專班,全鏈路促進農產品出口,幫助企業解決農產品出口具體困難。針對農產品發票開具“開票難、資料多、風險高”的困境,省稅務局以智慧稅務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數字化轉型條件下的稅費征管“強基工程”,聚焦智能開具、便捷獲取、多元渠道的目標,推出系列務實舉措,讓發票管理既“省力”又“安心”。
聚焦通道經濟 賦能產業升級
8月23日下午,滿載400多噸白菜、辣椒、青花等新鮮蔬菜的冷鏈國際貨物列車從位于玉溪市的中老鐵路研和站駛出,3天后抵達泰國果蔬市場,標志著中老鐵路出口冷鏈國際運輸邁入常態化階段。
8月28日16時,今年的第二列“鄭和號”海公鐵國際多式聯運班列滿載11柜新鮮云南特色果蔬駛出騰俊國際陸港,沿中老鐵路開往老撾萬象,隨后通過公路接駁至泰國林查班港,換乘海運抵達新加坡,將云南特色果蔬分運至世界各地。
“鄭和號”海公鐵國際多式聯運班列。胡曉蓉 攝
“冷鏈國際貨物列車采用先進的冷藏集裝箱運輸,蔬菜全程在冷藏集裝箱內享受著精準溫控呵護,確保從裝箱到卸貨的每一個環節都能保持‘云菜’最佳的新鮮度與品質。”國鐵昆明局昆明物流中心玉溪營業部主任許杰峰介紹,中老鐵路出口冷鏈國際運輸不僅能大幅降低運輸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還有效拓寬了云南特色農產品的國際市場。
在玉溪市商務局副局長張桂蘭看來,快捷的物流運輸是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支撐。每年預計有超過5萬噸的優質果蔬通過中老鐵路走向中南半島國家。這一快速高效的物流通道,不僅滿足了市場對冷藏貨物溫度和運輸時效的要求,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云菜”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更彰顯了中老鐵路在促進國際貿易、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的強大能力。
中老鐵路與西部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互聯互通、高效銜接,目前,跨境貨物運輸已覆蓋國內31個省(區、市)和老撾、泰國、越南、新加坡等19個國家和地區,便捷的大通道優勢,讓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出海搭上了“新快車”。
云南省持續打造“瀾湄快線”“滬滇·瀾湄線”“瀾湄蓉歐快線”“瀾湄·云南號”“鄭和號”等貨運品牌,大力培育“中老鐵路+中歐班列”“瀾湄快線+”等系列班列,依托中老鐵路和南向國際陸海大通道,讓高原物產以更快速度跨越山海,駛向國際市場,助力云南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顯著提升了云品的全球競爭力和價值鏈地位。
(來源:云南日報)
版權與免責聲明:此稿件為引述消息報道,稿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Landbridge平臺不對本稿件內容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政治性、事實性、技術性差錯和版權方面的問題及不良信息,請及時與我們聯系,并提供稿件的【糾錯信息】。糾錯熱線:0518-85806682

Landbridge平臺常務理事單位
- [常務理事單位] 沈陽陸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成都厚鯨集裝箱租賃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湖南德裕物流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安德龍國際物流集團
- [常務理事單位] 重慶逆鋒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陜西遠韜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天津海鐵聯捷集團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LLC ST GROUP
- [常務理事單位] 宏圖集裝箱服務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哈薩克斯坦Falcon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和泰源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戰艦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青島亞華集裝箱堆場
- [常務理事單位] 海晟(上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 [常務理事單位] 俄羅斯西格瑪有限責任公司